使用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觀察中藥材粉末的結晶和分泌組織時,可通過以下步驟和要點進行:
樣本制備:
粉末處理:使用解剖針或牙簽取少量中藥材粉末,置于潔凈的載玻片上。
制片方法:
水合氯醛透化裝片:滴加1-2滴水合氯醛,在酒精燈下緩緩加熱,使水合氯醛滲透入藥材內部,重復2-3次,以除去細胞中的淀粉和油脂,增加細胞壁的折光率。
甘油醋酸試液裝片:滴加蒸餾水或甘油醋酸試液,適用于觀察細胞中的不溶性物質。
脫脂處理:對于含多量油類的粉末,可進行脫脂處理,以避免妨礙觀察。
顯微鏡操作:
放置與調節:將顯微鏡放置在穩固的實驗平臺上,打開內置LED光源,調節亮度至適合觀察的水平。
載玻片固定:將制備好的載玻片放置于顯微鏡的載物臺上,并用夾具固定,確保試樣面向光孔中心。
物鏡選擇:根據觀察需求,選擇合適的物鏡,一般建議從低倍率物鏡(如4倍或10倍)開始觀察。
調焦觀察:
旋轉粗調焦旋鈕,使鏡筒緩慢下降,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樣本,注意防止物鏡接觸載玻片。
左眼注視目鏡,反向轉動粗調焦旋鈕,使鏡筒緩慢上升,直到清晰地看到物體圖像,然后輕輕轉動微調螺釘,使圖像更加清晰。
觀察要點:
結晶類型:
草酸鈣結晶:包括簇晶、方晶、砂晶、針晶、柱晶等,常見于不同科屬的中藥材。
橙皮苷結晶:存在于蕓香科等植物中。
硅質塊:常見于蘭科、禾本科、姜科植物。
菊糖:常見于菊科、桔梗科植物。
分泌組織:
油室、油管:如當歸、川芎、防風等藥材中的分泌結構。
乳汁管:如蒲公英、桔梗等藥材中的管狀結構。
樹脂道:如人參、三七等藥材中的分泌通道。
記錄與分析:
形態描述:記錄結晶和分泌組織的形狀、大小、分布等特征。
對比鑒別:結合文獻或標準圖譜,對觀察到的特征進行鑒別和分析。
注意事項:
避免物鏡接觸:在調焦過程中,防止物鏡與蓋玻片接觸,以免損壞。
光源調節:調節光源亮度至適中,避免過亮或過暗影響觀察。
清潔保養:觀察結束后,清潔顯微鏡表面和物鏡,妥善存放于干燥、無塵的環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