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在熒光觀察顆粒樣品形態外觀中的應用
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是一款高性能的生物顯微鏡,適用于熒光觀察,尤其在顆粒樣品(如細胞、微生物、納米顆粒等)的形態和外觀分析中表現出色。以下是其關鍵特性和應用優勢:
一、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光學系統與成像性能
UIS2光學系統
CX33采用無限遠校正光學系統(UIS2),配合平場消色差物鏡(4×、10×、40×、100×),提供高分辨率、高對比度的熒光圖像。
100倍物鏡(NA≥1.25)特別適合觀察顆粒樣品的細微結構,如細胞器、納米顆粒的分布等。
熒光光源與濾光片組
內置LED照明系統,色溫穩定,壽命長達60000小時,適合長時間熒光觀察。
支持多種熒光染料的激發(如DAPI、FITC、TRITC等),濾光片組可靈活切換,適應不同熒光通道的檢測需求。
二、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載物臺與操作便捷性
機械固定載物臺
尺寸為211mm×154mm,配備標本移動刻度和XY移動止動裝置,便于精確調整顆粒樣品的位置。
低位配置的載物臺和高效調焦旋鈕,允許用戶將雙手及前臂放在觀察臺上,提升操作舒適度和穩定性。
調焦系統
載物臺垂直升降調焦行程為15mm,粗調焦旋鈕扭矩可調,細調焦旋鈕最小調節刻度為2.5μm,確保快速、精確對焦。
三、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熒光觀察顆粒樣品的應用
顆粒樣品的形態分析
在熒光觀察下,顆粒樣品(如細胞、微生物、納米顆粒)可通過特異性熒光標記(如GFP、RFP)顯示其形態、大小和分布。
例如,使用DAPI標記細胞核,FITC標記細胞膜,可清晰觀察顆粒樣品的內部結構和表面特征。
動態過程觀察
CX33支持長時間熒光觀察,適合研究顆粒樣品的動態變化,如細胞分裂、納米顆粒的聚集與分散等。
定量分析
結合圖像分析軟件(如ImageJ),可對熒光圖像進行定量分析,如顆粒計數、熒光強度測量、空間分布分析等。
四、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的優勢
高穩定性與耐用性
關鍵部件(如物鏡、濾光片、光源)采用高品質材料,確保長期穩定運行,適合實驗室日常使用。
人體工學設計
30°傾斜三目觀察筒(防霉菌),瞳距調節范圍為48-75mm,眼點調整范圍為375.0-427.9mm,適合長時間觀察,減少疲勞。
多功能性
支持明場、相差、熒光等多種觀察方式,滿足不同實驗需求。
五、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操作建議
樣本制備
將顆粒樣品均勻分散在載玻片上,避免顆粒聚集,必要時可使用熒光染料進行標記。
覆蓋蓋玻片時,注意避免氣泡產生。
觀察步驟
熒光激發:選擇合適的熒光染料和濾光片組,調整光源強度和曝光時間,獲取最佳熒光信號。
圖像捕捉:使用顯微鏡自帶的成像系統或連接數碼相機,捕捉并保存圖像。
數據分析
結合圖像分析軟件進行定量分析,如顆粒大小測量、熒光強度分布等。
六、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總結
奧林巴斯CX33顯微鏡憑借其優異的光學性能、穩定的機械結構和靈活的配置選項,在熒光觀察顆粒樣品形態外觀的研究中具有顯著優勢。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開發,CX33都能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,助力科研人員取得突破性成果。